國是訪問 | 不確定性“挑戰”跨國企業,如何把握中國機遇窗口?
文/夏賓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24日至25日在京舉行,跨國企業“一把手”再次齊聚北京釣魚臺。來自各行業的外資企業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以面對面的方式直接感受中國經濟大勢和發展政策,也希望把握新一輪的商機。
中國官方近期發布《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以實際行動增強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的信心。
波士頓咨詢(BCG)中國區執行合伙人吳淳在參加上述會議時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時稱,不確定性被大部分跨國企業家看作是最大挑戰,而中國對實體經濟的重視將帶動多個行業的重大調整,也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發展商機,未來有更多的機遇窗口將開放給科技創新、綠色經濟和消費驅動。
訪談實錄摘編如下:
國是直通車:近日中國推出新一輪開放舉措,但我們也看到去年吸收外資數據有一些波動,從您接觸客戶來看,跨國企業如何看待中國市場的機遇?未來中國還有哪些優勢可以繼續吸引外資?
吳淳:根據BCG調研顯示,2023年,約有75%的全球企業領袖認為不確定性是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誠然,當前復雜的地緣政治局勢、快速變化的營銷環境、多元細分的消費市場等疊加因素,對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隨著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新的機遇也逐漸涌現。
我們認為,中國對實體經濟的重視程度將帶動多個行業的重大調整,也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發展商機,未來有更多的機遇窗口將開放給科技創新、綠色經濟和消費驅動。
舉例來說:今年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一詞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科技創新則是新質生產力的根本驅動力。中國正在從要素與投資驅動的發展階段,轉向創新驅動增長的新階段,這將開創巨大規模的創新市場空間。
“消費”一詞也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詞之一,商務部更是在年初將2024年定為“消費促進年”,這一系列跡象充分表明政策上期待能以消費為“主引擎”,進一步拉動經濟增長恢復的宏觀方向;此外,BCG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再增加8000萬中產及以上人口,這也將為消費市場賦能更多增長潛力。
根據BCG估算,為實現雙碳目標,中國在2050年前至少將投入累計250萬億元,相關的綠色投資對GDP的貢獻將達到2%-3%,將為各行業的綠色解決方案提供商創造更多的商業機遇。
在全球價值鏈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中國作為產業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市場持續擴大開放對跨國企業來說是十分積極的信號,中國政府也正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消除準入壁壘,為跨國企業和投資者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與更多的合作機會。
國是直通車: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背景下,跨國企業在華經營發展如何調整策略、挖掘機遇?
吳淳:新形勢下,跨國企業要想充分享受中國經濟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的紅利,必須深入理解中國相關政策導向與創新生態,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制定行動策略。
一方面,明確中國市場的定位??鐕拘枰鞔_中國在自己全球市場及價值鏈中的定位,制定清晰的中國戰略并堅定不移地執行。企業領導者應預先定義什么是“Win in China”(贏在中國),例如將中國作為創新中心而不僅僅是收入來源。只有明確目標,在面對激烈競爭時才能保持足夠的戰略定力。
另一方面,加強本土化。許多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耕耘已數十年,商業模式和運營團隊都實現了本土化;還有相當一部分公司也實現了供應鏈本地化,充分地利用了政策紅利與人才紅利。當前,我們也注意到有不少外資企業正在將研發本地化,來應對創新所需的自主自發、快速迭代與敏捷反應。
此外,跨國公司還可借助與本土公司的戰略合作,在運營模式、供應鏈、創新等方面打造更適合中國市場、更敏捷的發展方式,加速中國市場增長。
國是直通車:全國兩會定下了今年中國各項經濟預期目標,您如何看待今年中國的經濟走勢?中國完成5%左右增長目標的優勢和挑戰分別是什么?
吳淳:在過去的2023年,我們曾見證與經歷了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和充滿不確定性的宏觀環境。2023年中國GDP增速為5.2%,高于此前官方預期的5.0%,由此可以看出過去一年中國經濟本身的韌性和潛力。
作為一個對年度和中長期工作部署具有指導意義的數據,中國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5%左右,既反映了當前國內外影響經濟發展的一系列因素,也體現了對其經濟結構轉型中的持續增長充滿信心。展望2024年,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仍舊存在,今年仍將是一個修復提振的年度。但我們相信,中國韌性復蘇的底色不變,隨著創新、人才密集、消費驅動、綠色環保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這四大驅動力將繼續塑造中國未來的前進方向。
國是直通車:在國際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中國企業當前出海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如何能既發展好海外業務同時規避一些潛在風險?
吳淳:近年來受國際貿易摩擦頻發、全球金融波動加大、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影響,中國企業出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新形勢下,數字化能力和出海生態圈等“敏捷”打法可以有效賦能中國本土企業高效出海,不斷深化布局海外市場:
第一,明確短中長期的重點市場:大多數出海企業都是中國市場的“賽道龍頭”,他們在開拓海外市場時,往往會著眼于更大的美國和歐洲市場,但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和金融波動均會帶來不同的市場考量因素。此外,每個新進市場都需要企業進行為期數年的投資和試錯。因此,出海的中國企業明確短中長期的重點市場有助于資源聚焦,從而穩打穩扎地建立其全球化營銷和服務能力。
第二,打造高效的人才供應鏈:海外市場的不斷擴張、數字化需求的不斷提升對組織的人才儲備提出更高要求。企業應提前進行人才盤點和戰略規劃,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等多重手段完善未來人才梯隊。
第三,積極構建或融入出海生態圈,促進企業、生態圈乃至整個產業的發展:具備條件的本土企業應充分發揮能動性,充當生態圈“構建者”角色。通過資源投入和基礎設施(如數據、算法工具、供應鏈等)搭建,吸引優秀人才和企業共同參與產業建設。與此同時,協同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整體“出擊”,不僅能夠把整個產業鏈的迅速反應能力布置到海外市場,也能增強海外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
除此以外,中國企業出海的過程中也應充分理解海外和國內市場的共性與差異,注意對政策監管和文化融合問題予以重視;并通過嫁接國內的資源和能力形成海內外的協同,把握出海市場的時代機遇。
國是直通車精選:
- 2024年10月09日 14:41:19
- 2024年10月08日 14:21:22
- 2024年09月20日 10:23:59
- 2024年09月20日 10:20:39
- 2024年09月19日 15:05:47